“四”者生存——有感于钢贸行业“剩者为王”去年底以来,一些行业相继发生老板“跑路”事件,在社会上留下的负面影响,加深了后经济危机时期悲剧色彩。最近以来,一直以稳健发展著称的钢贸行业,也受到了个别 “跑路 ”事件的困惑,再加上在传统需求旺季的销售不温不火,闹得从业人员心灰意冷,有的甚至动起了转行的念头。
生活就是这么丰富多彩,每个行业景气指数都不可能一路向上。行情好的时候,对一个入行门坎并不高的钢贸行业来说,行业内的资金量伴随入行淘金者陡增而巨增;当行情差的时候,淘金者架不住亏损的折磨而撤离,资金量也将伴随这样的撤离而退出钢贸圈。如此情况之下,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钢贸行业来说,企业的生存将是首要的,那就是“剩者为王”。既然每个行业景气指数不可能一路向上,同样的道理,每个行业景气指数也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如果临阵“脱逃”,不当“剩者”,即或以后卷土重来,还得一切从零开始。今天的“剩者”,可能就是明天的“王者”。可以这么说,“王者”永远是为“剩者”留下的机会。
在行业景气陷入低谷期间,做好一个不伤元气的“剩者”也不容易。从以往的情况看,须做到以下四点。
量力而行
着重抓“两手”,一为根据经营情况做好相适应的库存量,二为控制好企业现金流。行情不好的时候,企业风险陡增,而这样的风险又往往会集中反映在资金管控上。做库存,需要占有资金量;应对低迷的行情,手中不可缺少一定数量的现金流。
先说库存。对待库存量,企业一定要抛弃赌行情的传统做法。在供不应求的岁月里,“资源为王”,有了资源就等于找到了企业盈利源泉。即或在行情低谷,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稍微挺一段时间,行情就会上去的。曾经有个企业,年底做库存时看好后市,把大部分资金做了库存。谁也没有想到,一开年行情出现猛跌,一下子亏了1亿多元。正当千方百计维护资金链时,就遇到了传统旺季,行情逆转不仅补了亏,还留下了一笔不薄的利润。如今整个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再要像以往那样赌行情的话,可能就不会如此幸运了,风险会因为行情不景气周期延长而增大。因此,库存一定要根据经营情况来定。即便看好后市,也应量力而行。
再说现金流,特别是对那些在前期为谋求发展铺了一些摊子的企业来说,一定要量力而行,梳理一下企业现金流的情况,确定企业发展理念、战略和战术。通常来说,行情不好的时候,货物变现难度增加。企业资金链若有时间节点要求的话,急于变现就可能是赔本的买卖。所以,一定要捂紧钱袋子,对有盈利的部门,要倾力扶持;对亏本的或不盈利的部门,应暂缓投入资金和人力,有所为,有所不为。
简单做事
笔者一直认为,在整个钢铁产业链上,钢贸行业是一个较为安全的环节,只要做纯粹贸易的,控制好库存量,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可言。在现货钢材市场里,曾经遇到这样的企业,手上留的现金不多,无论行情好坏都会显示在库存量上,赚到的只是增加了的库存,亏损的话也只是减少了的库存。几年下来,剔除吃用开销后,这些企业手中的现金流没有增加,库存量却从数百吨增加到千余吨以上。这些企业在行业里并非主流,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纯粹做贸易,钢贸生意还是相对安全的。
近年来,钢贸生意不好做,有不少企业在多元化经营感召下,挪出一部分资金搞了其它经营。这样一来,简单的钢贸生意就变得复杂起来了,风险自然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一些参与期货交易的,随着资金杠杆被放大,风险也成比例地放大了。因此,在进行企业多元化经营时,应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不能指望“净赚”的好事,更应想到应对亏损之策。也就是说,把单纯地做钢贸生意做得不那么简单时,就应该建立必要的防范风险预案,要不然就有可能由失控导致破产。
顺势而为
行情永远是有波动的,波幅高低都受到当时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钢贸企业在行情好的时候,往往会通过铺设新门店抓住扩大盈利的机会;当行情不好的时候,又有可能压缩不产生盈利的门店来防范风险。如此这般做法,几乎已经成为行规被同业所认同。在笔者看来,这就是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之道。无论行情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受到“势”的左右。从理论上来说,掌握了“势”也就掌握了盈利的主动权。实际上,“势”是客观环境形成的,谁也不可能造“势”或掌握“势”。人的最大能量,只能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势”而为。如今钢贸行情到了传统旺季,各个企业的经营压力却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如果钢贸企业逆势做大库存以传统做法应对的话,就有可能遭遇潜在风险。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各个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防范风险又能推动经营的计划,使企业在行情低谷时成为毫发无损的“剩者”。
防患未然
有一段时期,钢市行情好的时候,业内曾有多家企业发起制订愿景规划的热潮。当时,还有许多单位专门邀请专业咨询机构讲授相关的课程。在本次行情低谷中,这些企业是否有效地启动了愿景规划程序,笔者尚未做过调查。但是,有愿景规划总比没有的好。有许多企业,预感到行情拐点出现,事先作出防风险措施:有的汇拢资金,有的清理门店,有的缩小多元经营的摊子……这就是防患于未然。
类似这样的企业,在行情不尽如人意时,或许可以做到避免少亏或不亏的折磨;当同行折腾在亏损边缘时,或许正享受着盈利带来的欣慰,即便可能仅仅是微利;当同行盈利之时,或许已经在谋划新的升级转型计划了。防患未然,尽可能地不让企业受到经营中的伤害,就可能打下百年企业的根基,就可能在大浪淘沙的市场里成为“剩者”。只要是“剩者”,就有希望成为明日之星!
做到上述四点,在行情不好的当下,成为一个“剩者”或许也不是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