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n大口径厚壁管钢贸商不放弃救市思维
若回头看,2008年下半年钢铁市场的跌势比今日来得更加迅猛,钢厂当时面临形势比眼下更加严峻。有市场人士说,2008年危机对于钢厂是暴风骤雨,而眼下危机则是无异于凌迟。被凌迟的钢铁市场一片混乱,全行业陷入亏损,钢价持续下跌。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钢厂顶着亏损新上投资项目,企业在做亏损的买卖。既如此,行业主管部门和钢厂都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政府尤其应放弃“政策救市、产能淘汰救市”的思维。真正的救市之举,乃是减少对市场对企业项目投资的干预,转而构建一个公平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完善淘汰机制,让中国钢铁行业本身具备自我修复的市场机能。否则,只会让钢铁行业进入积重难返的境地。
其实,除了那句劲爆的“没有四万亿投资计划,就没有今天的钢价崩盘”,在业界德高望重的吴溪淳还讲道:“解决中国钢铁行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用土地法、环保法、税收法管理钢铁的建设和发展,取消行政审批立项制度,严格税收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诚哉斯言。
钢铁行业再次陷入严重亏损的泥潭,短期扭亏无望的钢厂将这归罪于产能过剩、原材料成本过高等诸多老生常谈的原因。比较劲爆的声讨来自年近八十的原冶金部副部长吴溪淳,他说“没有四万亿投资计划,就没有今天的钢价崩盘”。
三年前,四万亿计划让钢铁行业绝地重生,一时间钢价再次攀升,高炉遍地开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全国粗钢产能为6.1亿吨,至2011年年底已达8.6亿吨,其中2009年当年中国钢材消费量比2008年净增1.2亿吨。这样的救市之举,举世罕见。长久以来,投资一直都是拉动中国钢铁业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这也塑造了国内钢材的主要产品结构。四万亿的投资拉动了钢厂的产能,造成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目前严重亏损甚至“崩盘”的境地。在此逻辑下,产能过剩的确是导致钢厂亏损的根本原因。但问题在于,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产能过剩问题近乎无解。
近十年来,钢铁行业都未能走出越淘汰产能越大的怪圈。通过行政性的产能淘汰来帮助中国钢铁行业走出亏损,已被证明是失败之举。2009年危机时,时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在国新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未来三年不再新批钢铁项目”,按照当时工信部发布的数据,当时中国的钢铁产能为6.6亿吨,属“严重过剩”。到了2012年年初,中钢协会长朱继民称,2011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83亿吨。若三年不增加一吨产能,以6.6亿吨的产能,如何满足6.83亿吨的表观消费量?
当下,政府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思路,应当放弃沿袭已久的“产能论”。产能过剩与否,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非根据产能来决定行业调控和管理的手段。否则便会造成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闷声发财、埋头上项目;市场不好的时候,则是企业骂市场,行业骂政府。
控制产能失败的另一个证明是大量违规产能的存在。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全国钢铁违规产能清查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结果显示,全国8.6亿吨的现有产能中,有超过50%的产能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这不仅让相关钢铁投资和产业调控政策成了一个摆设;对于钢铁投资的行政审批制度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周期性,涨跌轮回乃是常态。最近几年的几次钢铁行业危机的共同特征是,亏损最为严重的往往是投资规模大、产能高的大型国有企业;而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不仅损失较小,反而不少会逆势扩张。当下市场低迷,正需要企业自身为此前的冲动投资买单。
商家提示:特价销售20号无缝钢管,厚壁无缝钢管。
|